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抑郁症变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医学社会学角度探讨我国传统的社会规范与医学观念对抑郁症病患心理的影响,以及社会心理支持与家庭关怀的调节作用,探查抑郁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本土文化根源,丰富我国抑郁症研究的医学社会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2.
主观评分中多面Rasch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观评分中存在的不一致性导致主观评分的信度降低。多面Rasch模型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可以应用于评分员效应的识别和消除,从而提高主观评分的信度。该文介绍多面Rasch模型的理论和应用框架,介绍了国外相关的典型应用,并且讨论了该模型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3.
回归的梦想     
从去年夏天开始,每天晚上10点,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就会准时走进我妻子开的那间陶吧。他显得有些神秘、古怪,从来也不和别人说话,独自坐在旋转楼梯下的角落里,随心所欲地揉捏着细细的紫砂泥。他十分投人,常常一动不动地坐到深夜。久而久之,旋转楼梯下的那个角落,成了妻子专门留给他的固定位置。  相似文献   
114.
有人说,一个无所畏惧的人,最终还是要惧怕孤独的。我看,孤独未必可怕。23岁时,由于火灾毁损了面容,我变丑了,从此,自卑的压抑与无奈的深愁不住地困扰着我,以至后来竟不敢走出房门,呆缩家中,过起离群索居的日子。这时,我才真正领略了孤独的滋味。孤独之初,当寂寞有如风暴向我侵袭而来,心生凄凉时候,人世喧嚣的诱惑与内心自卑的压抑激烈地冲突着,我确实感受到了孤独的可怕。然而,过一段时间,当烦乱的心绪平静下来并逐渐适应寂寞生活以后,先前那种无所适从的空虚感烟消云散,内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相似文献   
115.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大陆佛教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赵朴初提出人间佛教理论的时代背景,然后,从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贡献及其特点等方面,探讨了他对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6.
辽金元佛教     
辽、金、元佛教是指从公元10世纪初到1368年元朝灭亡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统治下的佛教。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了卫生技术评估的基本概念以及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影响,并指出在开展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8.
宗教乡愁(religious nostalgia)是伊利亚德表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意指对神圣的渴望,渴望回归于起源性的时间,也就是渴望回归于众神的临在,而存在于"彼时"(illo tempore)的世界里.本文沿着"宗教乡愁如何可能"的追问,试着探讨宗教认知方式的本体论根源.本文认为人的有死与有限的生存方式成就了这种本体性的根源,此外,正是宗教乡愁使人成为完全的人,获得宗教与文化意义上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9.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真正主体。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离开了其中任何一面,都不能完整准确的理解历史主体。这三对关系六方面的辩证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主体观。  相似文献   
120.
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理解方式中缺乏主体观念,不能从主体活动,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要克服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要把人当作主体,着重研究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从感性、现实性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